优秀毕业论文专访 | 陈婧嫣:从内心升腾起求知的意识

Body
编者按: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四载潜心,方有小成。经教务部公示,我系3位同学获中山大学2023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荣誉。
优秀的毕业论文是如何炼成的?我系邀请了夏乾诚、周晨璐、陈婧嫣三位同学分享论文写作的历程、心得和经验。
个人简介:陈婧嫣,中文系(珠海)2019级本科生,喜欢读书和看电影,尤喜张爱玲、许鞍华、王家卫。学习之余喜欢和朋友散步聊天,以及编童话故事逗小朋友玩。近期也在尝试自行拍摄短片。毕业论文题为《王家卫电影的文化身份与空间叙事》,指导老师为靳一凡博士后。
陈婧嫣出生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信阳市。由于地理位置和政治规划的缘故,这座“北方城市”反而与武汉、安徽联系更紧密,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也与生活在“南方城市”的群体更相似,这让陈婧嫣从小就对地理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有着亲身的体会。对她来说,一篇毕业论文不仅是一份毕业凭证,也是她对自我成长经验的一次深入探索。

一、选题的抉择:
香港电影研究的缘起
实际上,陈婧嫣最初并没有敲定毕业论文的选题,而是关注了香港电影、新东北作家、留守儿童文学等多个涉及边缘群体的主题。她之所以最终选择分析王家卫的电影,是出于对先锋性文化的喜爱,而王家卫电影拍摄中的后现代风格也深深地吸引着她;当然,她也坦言了更现实的原因。由于她的小论文和学年论文的分析对象也是王家卫电影,因此限于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和研究基础,对当时正在准备考研的她来说,将王家卫的电影作为毕业论文分析对象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研究王家卫的电影并不意味着其它电影没有观看的意义。正如她在毕业致谢中所说,除了王家卫的电影外,吴宇森和许鞍华的电影也在考研期间为她提供了内心的抚慰;而且,许鞍华对于香港文化身份的思考似乎更加明显,这也为陈婧嫣研究王家卫电影也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
这种借鉴并非是简单的挪用,陈婧嫣认为,论文不能为了写而写,如果将香港身份认同或其它理论直接套用在王家卫的身上,会忽略他的电影中更具美感的视听语言和艺术拍摄技巧。也正是如此,她虽然涉及到西方空间理论和后殖民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身份观点,但空间理论只是分析路径和线索,而作为最终落脚点的文化身份也并没有忽略王家卫电影中具体的视听语言表达。
二、写论文是一次自我修行
然而,尽管有先前论文打下的基础,陈婧嫣还是将毕业论文从表达措辞到内容分析都彻底修改了一番。“可能是因为始终不太满意之前的写作,于是我把行文的框架重组了一遍。”在修改研究思路方面,她选择先把作品看一遍,先形成自己的想法,保持自己的节奏,以免被前人的研究文献的思路限制住;当然,若电影本身较为晦涩难懂,她也会找寻业内专家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辅助。但她强调说,在撰写文献综述的时候,一定需要有自我的反思能力。
为了研究王家卫电影中丰富的视听语言,陈婧嫣请教了影视专业的朋友,并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对电影画面镜头进行逐帧截取。这虽然是一个繁琐的操作,但对她来说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细读工作。写论文就像是一次对自己负责的修行,最终修行得如何,与自我的研究态度息息相关。
修行的过程并不是孤军奋战,导师的悉心教导也给了陈婧嫣很大的鼓舞。作为“学术小白”的她,在阅读研究文献时往往条理不清晰,以致效率低下。而靳一凡老师不仅帮助她寻找稀缺的资料,还在英文文献的择取和阅读方法上为她提供了可行的建议;除此以外,她的论文的格式、文段逻辑也都在与靳老师的沟通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师生交流互动中,陈婧嫣完成了论文第三部分的大幅度修改,令研究的主题最终得到了升华。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学术研究与自我成长
尽管毕业论文和本科的学习生涯已经告一段落,但陈婧嫣的生活并没有就此远离电影。毕业论文完成后,她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许鞍华风格多样的电影,如《女人,四十》在呈现阿兹海默症老人的生活时,并不刻意煽情,而采用喜剧乃至闹剧的独特方式,且电影娓娓道来的散文化的叙事节奏也让她非常着迷;有新电影上映时,她也依然会去观看并撰写影评。在评析的过程中,她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网络上的舆论,表达出关于电影内涵及其潜力的自主想法。有人认为香港电影“已死”,但她依然看好它的发展。她认为,大陆电影的崛起背后,也离不开香港电影所提供的拍摄经验。
此外,香港电影乃至华文文学研究中的学术视野也让她收获了十分宝贵的心得:由于港人在地域和历史经验方面与大陆所面对的现实状况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他们的中国认同也包含着自身的主体性经验,这种在地性认同也反过来丰富着中国认同内部的层次。这令她学会了对同一个认识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并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仅如此,她也更加了解电影的创作流程。如今的她也时不时进行短视频拍摄,从另一个视角获得了不一样的影视体验。
不过,陈婧嫣也仍觉得自己的毕业论文有缺憾和不足之处。靳老师建议她将王家卫放置在整个香港电影史中进行研究,但由于涉及的电影数量过于庞大,且对电影史的了解不够充分,她最终没有完成这一宏大的构想。但不管怎样,每当居家或在影院观影时,她的内心就会在仪式感中升腾起淡淡的欢乐,这也是她求知历程中难忘的欢乐。